IMDB : 8.3
Director : Darren Aronofsky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Actor : Natalie Portman 娜塔莉波曼 ( Nina )、Mila Kunis 蜜拉庫妮絲 ( Lilly )、
Vincent Cassel 文森卡索 ( Thomas Leroy )、Winona Ryder 薇諾娜瑞德 ( Beth MacIntyre )、
Barbara Hershey 芭芭拉荷西 ( Erica )
專業的表演者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舉手投足間是完美無可挑剔的。 還要有強健的心理、精神層面,勇於面對各種挑戰,成為內外雙修頂尖人才
Nina 從小就處於母親的嚴厲的教導下、受到嚴密的呵護與控制之下
從規律的起居生活、衣著到思想,一舉一動都隨時被監視著
希望Nina有一天成為專業的芭蕾舞者,並能成為劇團的女主角
極度被壓抑的Nina漸漸在精神上有了嚴重的幻想、懷疑
首先懷疑自身的傷痕,一步步延伸到居家生活
甚至在舞團劇場中也產生一連連串的幻想
Nina漸漸的呈現出那雙重甚至多重人格的一面
導演利用鏡子反射與延伸她那內心的不安與恐懼,並延伸出憂鬱症所產生的行為思考
而事事要求完美的Nina在舞技不容許一絲一毫的錯誤
然而在甄選主角時卻因為Lily突然的破門而入失去平常水準
因為Lily個性熱情奔放,讓膽小懦弱的Nina 不是滋味,內心有了忌妒之心
Lily 是引爆她那壓抑已久的憂鬱症,從此Nina幻想又嚴重到無可收拾.....只能繼續下去
總監Thomas知道Nina可以成功演出白天鵝
但是黑天鵝需要的狂野誘惑的那一面....
Thomas不斷以親吻、責罵各種方式....希望Nina可以拋開自我的束縛
在舞台上能同時詮釋黑天鵝與白天鵝.....
Nina開始在意Thomas的一舉一動,害怕自己犯一丁點就自毀前程
害怕自己的角色隨時被取代,於是更努力的要在舞技上展現長才
卻不知,現在急欲加強的是人格特質與情感的表達
越是到演出之際總監Thomas極欲喚醒 Nina內心的"黑天鵝"
生性乖巧的Nina已經沒有時間去揣摩黑天鵝的表演技巧
只好藉由"人格分裂"方式去去想像
用極端、血腥、暴力、憂鬱、黑暗的方式,將自己逼到絕境
上台之際 白、黑天鵝 之間的轉換恰到好處,觀眾與舞團都給予熱烈的掌聲
Nina對自己的完美演出也感到興奮
但...自己如同煙火一般........絢麗過後也只剩一團灰燼
人生於家庭,人格性質也在此初步塑造完成
往後就透過學校的教育、自我閱讀、溝通,或者劇烈的環境,才能改變自己的心態
Nina的母親就是以傳統溝通與教育方式來訓練小孩子
是可以成為專業的表演者,但要達到登峰造極...內心還是需要琢磨的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在適當的位階上賦予適合的責任,才是可以完美與長久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依據學經歷、興趣特質等等背景資料中,去尋找適合棲身處所
行行出狀元,人沒有一定要到某個程度才會快樂、滿足
相對的....快樂、滿足或者富有取決於個人的心態
然而自己發現跟不上腳步,或是太過於悠閒安逸,要調整自己或向外尋求支援
若作出傷害自己或是他人的事情,那才是無可挽回
藝術表演者要有紮實基本功夫還有相當的運氣,才能獲選進入一流的團體組織裡面
裡面更是人才濟濟,要在之中出類拔萃取得No.1 的女主角
內心的抗壓、豐富創造力與想像力、表達寫實的情感,撼動人們的內心才是完美的演出
藝術工作常常無法突破自己時,利用極端的手法,壓抑、刺激、封閉自身
如同默默無聞的"碳",經過焠鍊後變成"鑽石"
其所付出的時間、勞力、內心承受的壓力,外人無法比擬...
風險更是高到有可能失去自我.... 只為了完美的藝術作品
Natalie Portman 一個人獨撐了這齣劇,演技無話可說
此片產生的氛圍,凝重且深長久遠的感動在心中
在戲中取代了先前黑天鵝女主角 Barbara Hershey
現實中,Natalie Portman氣勢如日中天....... Barbara Hershey就顯得過氣許多